开云体育官网app:
(美国密西西比州维克斯堡讯) 近日,密西西比河维克斯堡段的旧80号公路桥在五天内接连发生两起驳船撞击桥墩事故,引发当地对航道安全及桥梁结构的关注。目前美国海岸警卫队已介入调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5月1日下午,51米长的拖轮在密西西比河下游航行时,因突发机械故障失去转向能力。当其拖带的驳船编队接近旧80号公路桥时,首驳船直接撞击该桥4号桥墩,导致部分驳船散落漂流,其中一艘被卡在桥墩处。事故发生后,当局紧急暂停桥上交通并进行结构检验测试,确认桥梁未受损后数小时恢复通行。海岸警卫队与地方部门随即启动调查,事故未报告污染泄漏。
时隔仅四日,5月5日上午,47米拖轮拖带25艘载粮驳船通过同一水域时,其编队首驳船再次撞击旧80号公路桥4号桥墩。撞击导致5艘驳船脱离,其中3艘顺流漂走,1艘撞击5号桥墩后漂流,另有1艘破损进水,于下游不远处沉没。当局确认事故未波及邻近的20号州际公路桥,但旧80号公路桥交通已全面暂停以等待安全评估。海岸警卫队现场介入调查,事故原因尚在核查中。
两起事故凸显该河段通航风险,尤其是旧80号公路桥4号桥墩的重复受撞引发对桥梁承压能力的担忧。海岸警卫队表示将深入调查事故诱因,包括航道管理、船只机械维护及桥墩保护措施等。目前涉事水域未报告燃油泄漏,航运公司暂未就责任问题发表评论。
旧80号公路桥建于1930年,桥长8,546英尺,设计为汽车与铁路共用的连续钢桁架桥,但因结构老化,自1998年起已禁止车辆通行,仅保留铁路功能。其狭窄的18英尺宽车道和复杂的桥墩布局(如4号、5号桥墩位置)可能增加大型驳船编队的通航难度。历史上,该桥附近因水文条件复杂多次发生船只碰撞事件。
且维克斯堡河段近年频现极端低水位(如2022年10月水位降至0.17英尺),导致驳船吃水深度受限(最低仅8英尺),操控灵活性下降。低水位还加剧了河床沉积物堆积,需依赖疏浚维持航道,但2023年疏浚进度因资金与设备限制滞后。旧80号公路桥桥墩间距较窄,叠加密西西比河在维克斯堡段的弯道水流,对拖船操控提出更高要求。
密西西比河源于美国北部的明尼苏达州,沿途流经十个州,全长2552英里(4000公里左右),是北美地区最长的河流。19世纪上半期,内河是美国内陆交通的动脉,密西西比河上的蒸汽船则是当时美国南北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1835年生于密苏里州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对密西西比河的航运有过很多描述,他本人也在密西西比河的蒸汽船上工作过,并称做一个蒸汽船船员是他童年时代当地很多人的理想。这一段时期被人们称为是“密西西比河的蒸汽船时代”。
作为北美大陆流域面积最广的水系,密西西比河共汇集了约250多条支流,其中西岸的支流普遍比东岸长且多,形成巨大的不对称树枝状水系。在众多支流中,东岸的俄亥俄河与西岸的密苏里河是最重要的两个旁支。就排水量而言,密西西比河的年均排水量能够达到1.68万立方米/秒,也是北美河流之最。
密西西比河运输的货物种类丰富,最重要的包含农产品、煤炭、石油、钢铁、化工产品等。其中农产品运输尤为关键,美国生产的粮食中,出口占比约 1/4,包括近 45% 的小麦、50% 的大豆和 20% 的玉米,而密西西比河是美国向墨西哥湾沿岸地区运输粮食的主要通道,这些农产品通过密西西比河运往新奥尔良,再通过海运出口到世界各地。
密西西比河每年完成的货运量巨大,约占全美内河航运的 60%,年货运量达 6 亿吨左右。
密西西比河沿岸主要港口包括新奥尔良、巴吞鲁日、圣路易斯和孟菲斯。新奥尔良港是核心枢纽,年吞吐量占美国谷物出口的50%以上,承担全球78%的饲料谷物和大豆中转。
新奥尔良港 :是密西西比河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承担着大量的货物装卸、仓储、中转等业务,是美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
巴吞鲁日港 :位于密西西比河下游,是美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产品运输港,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内河集装箱港之一。
孟菲斯港 :是美国中南部地区的重要港口,主要运输农产品、工业制成品等货物,在连接内陆和沿海地区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圣路易斯港 :位于密西西比河与密苏里河交汇处,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港口,主要运输粮食、煤炭、钢铁等货物。
密西西比河作为美国重要的内河航运命脉,其航运网络紧密连接着内地经济与沿海港口,承担着大量的货物运输任务,是美国对外贸易的关键支撑。然而,近期美国政府推行的关税政策却对这一重要的交通命脉以及港口的正常运转产生了显著的连锁反应。
具体而言,美国政府滥施关税影响了国际供应链,使进口货物量减少,直接冲击了美国主要港口,如洛杉矶港、长滩港等,导致货物吞吐量下降。综合央视新闻整理,洛杉矶港预计5月货物量同比下降35%,80多艘计划到港船有17艘取消,更严峻的是,船舶跟踪系统显示,从中国出发的货船抵港量同比下降33%,跨太平洋航线%。两大港口合计占全美集装箱吞吐量的40%,它们的同步直接威胁到全美物流网络。
从宏观层面来看,这种连锁反应不仅对港口运营造成冲击,还波及了港口所链接的庞大产业链,让美国港口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港口工人就业问题,港口货物吞吐量减少直接冲击了码头工人与货车司机的生计,货物运输公司负责这个的人说,现在在任何一个美国的港口都会发现很多愤怒的货车司机。根据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NRF)4月最新预测,2025年下半年美国集装箱进口量将同比下滑超过20%。美国物流公司从业者博伊德说,这必定会造成商品的价值上涨,直接影响消费者。博伊德还指出,美国政府反复提出的所谓“制造业回流”其实很难实现。
美国政府针对中国等国家加征的高额关税,不仅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性措施,更对美国本土港口系统形成“回旋镖效应”。港口作为关税政策的直接承压者,面临货运量暴跌、就业市场萎缩、供应链断裂等多重冲击,其影响已从局部经济蔓延至全美产业链。
密西西比河流域气候复杂多样,降水季节性和年际变化大,容易引发洪水或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河流水位和通航条件。频繁干旱导致航道中断,疏浚成本激增。
自2022年起,密西西比河连续三年遭遇极端干旱,形成美国中西部百年未见的持续水文危机:
2022年:孟菲斯河段水位降至10.79英尺(1954年有记录以来最低),导致2,000艘驳船滞留,河床面积达70%;
2023年:圣路易斯段水位降至0.17英尺,上游疏浚量突破300万立方米,驳船吃水深度限制至8英尺(正常12英尺);
2024年:干旱范围从北部平原扩展至墨西哥湾,新奥尔良段盐水入侵距离达395公里,威胁沿岸500万居民饮用水安全。
驳船船队在过桥时可能会与桥梁发生碰撞,尤其是桥区的航道条件复杂、水流不稳定或船舶操纵不当的情况下。为降低碰撞风险,船舶应严格遵守桥梁规定的通航孔和航行路线,保持安全航速,加强瞭望和与周围船舶的沟通协调,必要时提前采取减速慢行等措施。
并且,密西西比河桥梁普遍建于20世纪中期,设计标准与当代航运需求存在非常明显冲突,部分桥梁(如旧80号公路桥)因历史设计限制,桥墩间距仅18米,需依赖导航浮标与拖船协助通过。以下是驳船过桥常见的事故原因:
机械故障:机械故障是导致驳船过桥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拖船的主机、舵机等设备发生故障,会使船队失去控制,增加了与桥梁碰撞的可能性。因此,拖船在出航前必须对船舶的机械和设备做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在航行过程中要密切监控设备的运作情况,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排除故障。
天气影响: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强风、暴雨、浓雾等,会降低船舶的能见度,增加操纵难度,对驳船过桥构成威胁。在遇到恶劣天气时,船舶应尽可能的避免过桥,选择安全的水域停泊,等待天气好转后再继续航行。如果必须在恶劣天气下过桥,要采取对应的安全措施,如降低航速、开启雷达和导航设备、加强瞭望等。
密西西比河作为美国重要的内河航道,其航运安全至关重要。此次事故为航运业敲响了警钟,各方应格外的重视驳船过桥安全,共同维护密西西比河的航运秩序和桥梁安全。通过加强桥梁维护、优化航道管理、严格遵守航行规定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事故风险,确保航运安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